位居2023年軟科中國民辦高校排名第二
珠??萍紝W院(原吉林大學珠海學院)成立于2004年5月18日,2011年獲批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先后與吉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簽訂聯合培養專業碩士研究生協議,2021年獲批廣東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建校19年來,學校共為社會輸送90000余名本科生、159名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已發展成為全國有影響力、辦學特色鮮明的民辦本科高校,榮獲“廣東省文明校園”“中國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廣東省黨建工作示范高?!薄皬V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钡葮s譽,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建設單位,獲工信部首批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建設立項。轉設前連續7年居于國內各大同類院校排行榜榜首,轉設后以優異成績居于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民辦高校排行榜第二,連續三年蟬聯廣東省第一名,連續兩年在廣東省民辦高校年度檢查中獲評“優秀”。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斷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學校黨委獲評“廣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學校實施基層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計劃,獲評“廣東省黨建工作示范高?!?,現有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1個、全省標桿院系2個、樣板支部4個、全省“三型”黨支部2個、全省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工作室2個?!懊鎸γ妗銓崿F成才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榮獲全國民辦高校黨的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央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領導和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專家來校調研期間,對學校把黨建工作放在最核心位置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和贊揚。
持續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打造一流學科專業
學校圍繞珠海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對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服務國家戰略,持續優化學科專業布局,現設26個二級學院、66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教育學9大學科門類,擁有省級重點學科3個、市級優勢學科3個,擁有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旅游教育質量認證項目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省級特色專業12個。


突出教學工作中心地位,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學校突出教學工作中心地位,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在艾瑞深校友會網2020年中國大學教學質量排名中位居同類院校首位,目前擁有國家級一流課程2門、全國高校就業創業金課1門、省級一流課程15門、省級就業創業特色示范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程18門,先后獲得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二等獎共2項。重視對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教師教學競賽分析報告(2012—2019)》中位列全國同類院校十強,近兩年學校教師在省級及以上教學競賽獲得各類獎項39項。 2022年,學校獲批設立廣東省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為獲批立項的6所高校中唯一一所民辦高校。
積極搭建高層次科研平臺,科研取得顯著成果
學校堅持立足地方,對接產業需求,積極搭建高層次科研平臺,建設有各級各類研究機構72個,其中國際合作平臺2個、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1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基地9個、市級科研平臺14個。近五年科研經費投入總額達2.1億元,居廣東省同類院校前列。近五年,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國家藝術基金等國家級項目5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省部級項目125項,珠海市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項目、珠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等市廳級項目112項。獲市級以上科研成果獎27項,其中澳門科學技術獎1項、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5項、全國商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


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不斷優化師資隊伍引進機制和培養環境,組建了一支教學經驗豐富、研發能力較強、德才兼備、勤奮敬業的教師隊伍,其中二級教授22名、博士生導師62名,省級教學名師14名。學校不斷加強名師建設,現有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6名、廣東省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1名、廣東省師德先進個人1名、廣東省三八紅旗手1名、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1名、廣東省民辦教育優秀校長1名、廣東省民辦教育優秀教師2名、廣東省民辦教育優秀教育工作者1名。30名教師獲得廣東省高等學校中青年教師國內訪問學者項目資助,2名教師入選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2021年,學校獲批設立廣東省博士工作站,在人才隊伍等建設方面取得標志性突破。
積極推進開放式辦學,穩步實施“海外名?!睉鹇?/h3>
學校立足國際資源,打造國際化優質交流平臺,目前已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20個國家和中國港澳臺地區的100多所高校建立交流關系并開展實質性合作;大力培養國際化人才,鼓勵學生赴國(境)外學習深造,截至目前已選派3100多人次學生赴國(境)外留學、交流,已選派240多批次、500余人次教師赴國(境)外交流研修;大力培育特色項目,積極創新中外人才聯合培養模式,與多所世界知名高校對接,在金融學、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英語等5個專業組建“2+2”中外學分互認項目專班。


注重營造濃厚學術氛圍,學生屢獲國內外競賽大獎
學校注重塑造學術品牌,營造濃郁的學術氛圍,自2006年起開始舉辦“科技大師系列講座”,定期邀請院士來校講學,迄今已有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學院和國際宇航科學院的96位院士光臨,并主講了144場講座。學校積極鼓勵和組織學生參加國內外學術科技類、文化藝術類、創新創業類等賽事,近4年來,獲各級各類課外競賽省級及以上獎勵1810項,自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舉辦以來,獲國家級銀獎2項、銅獎14項,省賽金獎6項、銀獎20項、銅獎32項。學校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2015—2019年全國民辦及獨立學院學科競賽排行榜》中位居廣東省同類院校前列。
聚力搭建產教融合平臺,助力健康中國加速建設
學校始終堅持“以學科專業群對接產業群”,立足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珠海市的獨特區位優勢,充分發揮高校服務社會的職能,利用高??蒲衅脚_的資源優勢,通過廣聚資源以多種形式深化產學研合作。2023年3月,學校獲首批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建設立項,建設方向為“生物醫藥與高性能醫療器械”。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學校主動融入“健康中國”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兩大國家戰略,投入3000萬元建設大健康產業學院、大健康產業研發中心;此外,學校主動布局老齡事業及老年大學建設,學校理事會通過老年大學籌建事宜。


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全面提升文化品味
學校教學和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共有教學樓6棟,實驗樓2棟,宿舍樓42棟,教師公寓12棟,兩大食堂共8個飯廳(含教工餐廳),擁有亞洲單體面積最大的圖書館之一。當前正積極推進國學院建設,主要建筑包括學術交流中心、國學館、國醫館、教工宿舍、教學樓、辦公樓及其附屬建筑,預計2023年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后將成為華南地區重要的大健康教學實習基地、中華傳統文化和中醫傳承基地,同時也將進一步滿足學校教學、住宿、辦公及交流接待需求,提升學校辦學實力和文化品味。
被譽為國內最美的大學校園之一
學校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坐落于經濟特區之一的廣東省珠海市。校園由聞名世界的設計悉尼奧運會場館的澳大利亞PTW公司按照澳洲濱海建筑風格整體規劃設計,環境優雅、椰風海韻、空氣清新、風光綺麗,是莘莘學子讀書學習的理想園地,被譽為國內最美的大學校園之一。


努力建設一流創新性、應用型大學
學校以建設一流創新性、應用型大學為目標,立足灣區,服務廣東,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本科教育為根本,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培養思想道德品質良好、專業基礎扎實、富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好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數據截至2023年4月)